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
——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沈阳市市长姜有为
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沈阳市市长姜有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沈阳被列入全国首批营商环境试评价城市,有8个案例入选中国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企业评、群众议”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改善的认可度在持续提高。
姜有为代表说,沈阳要认真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姜有为代表说,再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各类变相审批和许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平台,推行“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幅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开办企业、注册商标、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事项办理的环节、时限和成本。大力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运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便民服务事项“全城通办”。
继续优化金融环境。建立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企业征信平台,重点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贷款难、银行不敢贷问题。扩大应急转贷资金规模,重构政策性担保体系,创新银企保对接模式,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区域股权市场培育功能,完善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企业上市。健全政府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设立纾困基金,推进一批基金小镇建设。
继续优化人才环境。姜有为代表说,重点是优化人才政策,完善认定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人才政策实效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人才服务,在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增设人才交流工作站,推进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建设。
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姜有为代表说,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编制税收优惠政策清单,落实好国家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清理民间投资审批事项,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姜有为代表表示,沈阳将努力营造人人是环境、处处是环境、时时是环境的浓厚氛围,以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经济日报 温济聪 孙潜彤/文)
姜有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发言:
强化政策 完善措施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发言。他说,这次提交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既是一部促进外商投资的法、规范外资管理的法,也是一部深化体制改革的法、扩大对外开放的法,必将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产生更加重要、更加积极的影响。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集中力量,强化政策,完善措施,进一步通过扩大利用外资来推动扩大对外开放。
姜有为说,过去一年,沈阳市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把扩大利用外资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统筹做好规划、政策、平台、通道、园区、项目以及对外交流等工作,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升。我们重点抓好完善科学化政策体系,开展多层次招商引资,建设高能级开放载体,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41.3%。
姜有为表示,下一步,沈阳市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与外资商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二是建设开放平台通道。高标准建设自贸区沈阳片区、中德产业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5个国家级开发区,提升航空、铁路等交通枢纽功能,完善口岸开放体系。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落实对53个国家公民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加强与更多国际组织的联系,促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四是优化对外开放环境。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服务,积极打造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姜有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外商投资反垄断审查、安全审查及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二是批准授予沈阳第五航权,助力东北地区扩大开放。
■小帅名词:
第五航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经营某条国际航线的同时,获得在中途第三国装载客、货的许可,允许中途经停并且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